桑寄生(學名:Taxillus sutchuenensis (Lecomte) Danser),別稱桃樹寄生,苦楝寄生等
相關名
廣寄生、梧州寄生茶、苦楝寄生、桃樹寄生、松寄生、寓木、宛童
產地
產於雲南、四川、甘肅、陝西、山西、河南、貴州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廣東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灣。 生於海拔20-400m的平原或低山常綠闊葉林中,寄生於桑樹、桃樹、李樹、龍眼、荔枝、楊桃、油茶、油桐、橡膠樹、榕樹、木棉、馬尾松或水松等多種植物上。
採收加工
採集 冬季至次年春季采割帶葉莖枝,除去粗莖,切段,乾燥,或蒸後乾燥。
性狀鑑別
性狀 莖枝圓柱形,長3~4cm,直徑0.2~1cm;表面紅褐色或灰褐色,具細縱紋,並有多數細小凸起的棕色皮孔,嫩枝有的可見棕褐色茸毛;質堅硬,斷面不整齊,皮部紅棕色,木部色較淺。葉多捲曲,具短柄,葉片展平後卵形或橢圓形,長3~8cm,寬2~5cm;表面黃褐色,幼時被細茸毛,先端鈍圓,基部圓形或寬楔形,全緣;革質。無臭,味淡。
性味歸經
味苦、甘,性平。歸肝、腎經。
功效
補肝腎,強筋骨,除風濕,通經絡,益血,安胎。治腰膝酸痛,筋骨痿弱,偏枯,腳氣,風寒濕痹,胎漏血崩,產後乳汁不下。
主治病症
用於風濕痹痛、腰膝酸痛,胎漏下血、胎動不安, 肝腎不足、腰膝酸痛、腳膝痿弱無力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9~15g;入散劑、浸酒或搗汁服。
使用注意
桑寄生無一定寄主,寄主有毒,寄生也往往有一定毒性。口服後可有頭痛、目眩、胃不適、食欲不振、腹脹、口乾等,中毒後可出現驚厥、呼吸麻痹等。桑寄生是個總稱,除了寄生在桑樹上,還可以寄生在其他植物上,桑社果園的桑寄生是經過人工培植與層層篩選的,使其在桑樹上茁壯生長,也只有寄生在桑樹上的桑寄生才真正具有藥用價值,這樣的桑寄生方可稱之為正宗!所以桑社的桑寄生是可放心使用。
治療與解救
中毒後主要進行對症治療和支持療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