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導讀:桑枝是桑樹的枝葉、桑枝、桑條、嫩桑枝的總稱。桑枝味微苦,性平,入肝經。有祛風濕、利關節、行水氣的功效。民間常用來治療風濕、關節炎、肌肉腫脹等病症。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桑枝怎麼吃能治病。
一、桑枝功效主治:
1、祛風邪、通血絡 《證治要訣·中風》曰:「風乘之也,輕則為感,重則為傷,又重則為中。」風邪中於經絡,則氣血運行不暢,經絡失養,而肢體拘攣。風邪襲於肌膚,則肌膚間氣血受阻,脈絡不和,皮膚中融融如蟲行而癢作矣。桑枝祛風通絡行氣血,濡肢節,止瘙癢,而用於四肢拘攣和肌膚風癢症。
2、祛風濕、利關節用於風、寒、濕痹。《症因脈治 ·痹症論》曰:「痹者,閉也。經絡閉塞,麻痹不仁。或攻注作疼,或凝結關節、或重著難移,故名日閉。」風氣勝者為行痹,風性數變,故關節疼痛於上、下肢時時走竄。寒氣者為痛痹,寒性凝滯,氣血閉阻較甚,故關節疼痛劇烈,痛有定處。濕氣者為著痹,濕性粘滯重濁,放關節沉重麻木。桑枝性味苦,平,善走竄於肢節,祛風燥濕通絡,散行痹之風邪,祛著痹之濕滯,通痛痹之血絡,而療風、寒、濕痹。故《本草備要》曰:「利關節,養津液,行水祛風。」
3、利水氣、消浮腫,用於腳氣浮腫等證。脾為土,喜燥惡濕,外濕因脾,或脾虛寒濕內生,均可致脾失健運,影響津液的輸布而成水腫,水性趨下,濕氣下注而雙下肢腫甚,甚可潰爛成瘡,稱之為腳氣浮腫,桑枝苦平入脾肺二經,開水之上源,利水消腫。燥脾土之濕,形似枝而循駛,祛雙下肢之濕,水去濕除,腳氣浮腫自愈。《聖濟總錄》方中即以桑枝單昧藥,炒後,以水一升,煎二合,每日空心服之,以治水氣腳氣。甚效。
二、桑枝的藥理作用:
1、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,桑枝對淋巴細胞轉化率低下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如將淋巴細胞轉化率低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,各患者除給相應的治療外,桑枝組每天加用桑枝30克煎服,對照組不用桑枝。經一個月治療,淋轉率與用藥前比,對照組無差別。而桑枝組顯著提高。
2、具有一定的抗布氏桿菌的作用,其機理不詳。用桑樹湯治療慢性布氏病,對照觀察,治療組有一定的療效。
三、桑枝怎麼吃?
(一)、桑枝酒
配方:桑枝、黑大豆(炒香)、五加皮、木瓜、十大功勞、金銀花、慧茁仁、黃柏、蠶沙、松仁各10克,白酒1000毫升。
製法:
1、將前10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。
2、加入白酒,密封浸泡15天後,過濾去渣,即成。
功效:祛風除濕、清熱通絡。主治]濕熱痹痛、口渴心煩、筋脈拘急等症。
(二)、桑枝雞湯
配方:冬桑枝40克,光雞1隻,生薑3片,鹽、生油各適量。
製法:
1、桑枝洗淨稍浸泡。
2、光雞洗淨去內臟及尾部。
3、將桑枝、光雞一同與生薑放進瓦煲內,加清水3000毫升,大火煲沸撇去浮沫後改小火煲3個小時,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。
功效:有益精髓,祛風濕、利關節的功效。廣東民間亦常用它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、四肢攣痛麻痹、頸背牽引疼痛,慢性腰脊勞損。
(三)、桑枝茶
配方:桑樹帶葉嫩枝20克,蜂蜜適量。
製法:
1、先將桑枝剪碎,置保溫瓶中,用沸水300毫升泡悶15分鐘。
2、傾出清汁,再調入蜂蜜少許,分2~3次代茶飲。
功效:祛風清熱、除濕止痛。主治產後汗出當風,以致著衣即汗,去衣惡風,肢體酸楚,類似風濕病者。